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商检局关于对出口瑞士禽肉免肉及其制品检验出证的通知

时间:2024-06-26 18:48:5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379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商检局关于对出口瑞士禽肉免肉及其制品检验出证的通知

国家商检局


国家商检局关于对出口瑞士禽肉免肉及其制品检验出证的通知    

     (国检检函〔1992〕29号 一九九二年一月二十九日)

 

各直属商检局:

  瑞士联邦兽医当局从我农业部编印的《家畜传染病月报》了解到,中国有许多省、市发生了鸡新城疫病。为此,瑞方致函我局:要求今后对瑞士出口禽肉与免肉须按瑞士兽医当局证书内容的有关规定进行检疫。请各局注意当地的疫情动态,并严格按附后的瑞士进口禽、兔肉及其产品的兽医证书内容检验出证。

  附:瑞士进口禽、兔肉及其产品兽医卫生证书内容(英文本、中文稿)

 

  附一:

                兽医卫生证

 

  出口国:

  签证机关(官方兽医):

  1、产品来源

    地址:

    a、屠宰场:

    b、分割场:

    c、加工场:

    d、冷藏库:

    发货人名称和地址:

  2、产品的目的地

    收货人的名称和地址:

    运输方式......

  3、产品鉴定:

    肉(肉制品)名称......(家畜种类)

    产品的标记

    包装的种类......   唛头标记......

    包装件数......    净重......

    屠宰日期和生产日期......

  4、卫生情况:

  (1)在屠宰场、分割场和加工车间以及冷库生产、分割、加工、储藏肉的过程中均在兽医人员监督下进行的。

  (2)用于生产肉的家畜

  a、在屠宰前或出生后已在出口国饲养停留三个月。

  b、畜群至少在三个月内未发现粘液瘤病、兔热病、兔病毒性出血症(对于兔)和鸡瘟、鸡新城疫(对于禽)。          

  c、在畜群周围10公里内至少30天没有发生粘液瘤病、兔热病、兔病毒性出血症(对于兔)和鸡瘟、鸡新城疫(对于禽)。

  (3)家畜禽在屠宰后经兽医检验,适合人类食用。

  (4)肉在加工过程中仅用瑞士法律允许使用的配料和添加剂。

  (5)运输方式和装载条件符合一般卫生要求。

  地址:             日期:

  官方印章            官方兽医签字

 

  附二:

 

88/86a           SWITZERLAND

 

 Anfmal and public health Cortificate for the fmportation of meat and

       meat products of rabbits and of poultry

Consifnor country:.....................................................

Issuing authority (official veterinarian):.............................

.......................................................................

I. origin of product

   Addresses of

   a. the slaughterhouses............................................

   b. the cutting plants.............................................

   c. the processing plants..........................................

   d. the cold stores................................................

   Name and address of consignor:....................................

   ..................................................................

II. Destination of product

   Name and address of consignee:....................................

   ..................................................................

   Means of transport:...............................................

             (Registration number of transporting vehicle)

III. Identification of product

   Meat (meat product) of............................(animal species)

   Designation of product:...........................................

   Nature of packing:.................. Marks:.......................

   Number of pieces or packages:............ Net weight:.............

   Date of slaughter and of production:..............................

IV. Sanitary Information

   1. The slaughterhouses, cutting and processing plants as well as

    the cold stores in which the meat was slaughtered, cut, processed

    and stored are under veterinary supervision.

   2. The animals from which the meat derives -

   a. were kept in the country of export during three months prior to

     slaughter or since birth (resp. since hatching);

   b. stem from herds where, for at least the preceding three months.

     no case of myxomatosis, of tularaemia and of viral hemorrhagic

     disease (relates to rabbits) resp. of fowl plague and of Newcas-

     tle disease (relates to poultry) have been officially reported;

   c. stem from herds in their surroundings of 10 kms no cases of my-

     xomatosis and of tularaemia resp. of fowl plague and of Newcas-

     tle disease have been officially reported for at least 30 days.

   3. The animals were subjected to a veterinary examination after

    slaughtering; their meat was declared fit for human consumption.

   4. In the case of any processing of the meat, the only ingredients

    and additives used were those which are permitted under Swiss

    law.

   5. Th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and loading conditions are in accor-

    dance with general hygiene requirements.

 

Place:.........................   Date:..............................

   Official stamp        The offical veterinarian

                  (Signature)

 

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从事融资租赁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

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


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从事融资租赁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

商建发[2004]56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商务主管部门、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了更好地发挥租赁业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支持租赁业快速健康发展,现就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商务部“三定”规定,原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有关租赁行业的管理职能和外商投资租赁公司管理职能划归商务部,今后凡《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中涉及原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管理职能均改由商务部承担。

  二、外商投资租赁公司的市场准入及行业监管工作继续按照商务部出台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商务部将对内资租赁企业开展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商务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租赁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推荐1—2家从事各种先进或适用的生产、通信、医疗、环保、科研等设备,工程机械及交通运输工具(包括飞机、轮船、汽车等)租赁业务的企业参与试点工作。被推荐的企业经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确认后,纳入融资租赁试点范围。

  四、从事融资租赁业务试点企业(以下简称融资租赁试点企业)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2001年8月31日(含)前设立的内资租赁企业最低注册资本金应达到4000万元,2001年9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期间设立的内资租赁企业最低注册资本金应达到17000万元;

  (二)具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

  (三)拥有相应的金融、贸易、法律、会计等方面的专业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应具有不少于三年的租赁业从业经验;

  (四)近两年经营业绩良好,没有违法违规纪录;

  (五)具有与所从事融资租赁产品相关联的行业背景;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五、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推荐融资租赁试点企业除应上报推荐函以外,还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企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申请及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公司章程,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及风险控制制度文件;

  (四)具有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出据的近三年财务会计报告;

  (五)近两年没有违法违规纪录证明;

  (六)高级管理人员的名单及资历证明。

  六、本通知第二、三条所列的融资租赁公司(即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可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的规定享受融资租赁业务的营业税政策。

  七、融资租赁公司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按时交纳各种税款,若违反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偷逃税款,税务机关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同时取消对该企业执行的融资租赁税收政策。

  融资租赁公司在向有关联生产企业采购设备时,有关设备的结算价格不得低于该生产企业向任何第三方销售的价格(或同等批量设备的价格)。

  八、融资租赁试点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不得从事下列业务:

  (一)吸收存款或变相存款;

  (二)向承租人提供租赁项下的流动资金贷款和其他贷款;

  (三)有价证券投资、金融机构股权投资;

  (四)同业拆借业务;

  (五)未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金融业务。

  九、融资租赁试点企业的风险资产(含担保余额)不得超过资本总额的10倍。

  十、融资租赁试点企业应在每季度15日前将其上一季度的经营情况上报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并抄报商务部。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将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抽查试点企业经营情况。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上述管理规定的企业,商务部将取消其融资租赁试点企业的资格。

  十一、各地商务、税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融资租赁试点企业的监督,及时研究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重大问题应立刻上报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同时,要不断总结试点经验,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租赁业的健康发展。

                                  商 务 部
                                 国家税务总局
                            二○○四年十月二十二日

关于规范公司登记管辖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工商局


关于规范公司登记管辖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6年4月16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各级公司登记机关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公司登记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最近,个别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违反《条例》第八条以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工商企字〔1994〕第185号,以下简称《意见》)第二条的规定,授权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记有限责任公司。为进一步明确公司登记管辖权限,规范公司登记行为,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严格执行《条例》和《意见》的有关规定,没有公司登记权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得以自己的名义登记注册依照《公司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已授权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要立即予以纠正。
二、区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4〕67号文件精神改为分局的,可以受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书面委托,核准登记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并核发盖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印章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